- · 《情感读本》投稿方式[06/29]
- · 《情感读本》收稿方向[06/29]
- · 《情感读本》栏目设置[06/29]
- · 《情感读本》刊物宗旨[06/29]
- · 《情感读本》征稿要求[06/29]
全国第一套中小学《美育》读本带来了什么(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刘亚刚介绍,美育除了能让年轻人了解各种艺术作品的深层美,还会引导他们思考传统风俗文化的美: 《中国新年》很有趣 在书中,我们告诉学生古代中
刘亚刚介绍,美育除了能让年轻人了解各种艺术作品的深层美,还会引导他们思考传统风俗文化的美: 《中国新年》很有趣 在书中,我们告诉学生古代中国人如何在书中度过元和太阳。“人们点灯守年,祈求来年健康繁荣。南宋诗人陆游也在这一天兴致勃勃地写下了它。桃花辟邪;历史学家赵毅还年轻,在寒冷的夜晚,穿着衣服爬上来,等待第一只公鸡宣布新年的曙光;而白居易和所有走亲访友的人一样,早早起床探望老友刘禹锡——通过这样生动的介绍,孩子们更能体会元日节所蕴含的辟邪福佑的象征意义和美丽传统文化的传承。
学会在情感中体验美
教育家蔡元培曾说过:“教育家,培养人的品格的事业……美育是现代教育的支柱。”蔡元培希望美育能够培养人的气质,培养健全人格和高尚品格的人。一个人的人格完善,有美的追求,自然会追求各种美的事物,从而达到社会和谐。
也正是基于这个思路,人民美术出版社在编写《美育》读物时,更加注重让年轻人了解人的情感。周伟说:“美育不等同于艺术教育,更不是以教学技巧为基础。新时代美育是一种生命教育和情感教育。单一学科、独立的教学模式传达正确的审美和学生的人生观,让他们明白什么是美,明白人生的道理和成长的本质。”
"孩子们往往懂得快乐和幸福的美,但他们并不认为孤独和悲伤是美丽的。我们美育要做的就是让他们也能体会和享受没有孤独的生活。减少对生活的热爱。”周伟说。在这一系列美育丛书中,有很多积极开展情感教育的文章。一课讲的是《平凡的世界》主人公孙少平一生所经历的物质孤独、人际孤独、爱情孤独。薛千林说:“我们希望告诉青少年,生活中的孤独是一种平凡的状态。每个人都会一次次陷入孤独和无助,但孤独之后是新的成长。孤独是一种静美,是一种那种“与天地独处”的境界,享受温暖的人很多,享受孤独的人却很少。说不定你会在与朋友互动的时候,在岸边发现美丽的贝壳,而你享受孤独,就会获得大海的深处。珍宝。”
同时,人民美术出版社也注意到,新时代中国美育与中国历史、道德观念、民族文化密不可分。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之美的青年。编者同意将美育系列丛书每卷的最后几课作为家庭和乡村情怀教育的主题。根据不同学段青少年情感特征和认知水平的差异,选取了不同的主题,包括“父亲”和“胖嫂子回家”,充满温暖,强调孝顺。虔诚和感恩。连环画是人人都有家的赵一曼留给儿子的最后一封信,讲述了红军不畏牺牲,不畏牺牲,飞向泸定桥的故事。 “年轻人被这样美好的行为和美好的思想滋养后,他们的审美就会向崇高的方向靠拢,追求自我追求,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美人’。这与传统的德育不同,不是靠推理,但在情感和审美影响方面。”周维道。
(记者殷艳照,通讯员龚朵拉)
更多信息或合作请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公众号(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文章来源:《情感读本》 网址: http://www.qgdbzzs.cn/zonghexinwen/2021/0902/1687.html